有關原保地的諸多問題解答,禁伐補償是什麼?
- Trina Hu
- 2月10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最近田野先生接到很多電話諮詢有關原保地的問題,因此特別整理,方便大家知道:
2024 年 6 月,立法院正式通過了《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 》修正案,將從 2025 年起,把「 禁伐補償 」金額從每公頃新台幣 3萬元提高至每公頃6萬元。
這項政策不但減輕原住民族因無法使用土地形成的生計負擔,更實踐了國土保安、涵養水源的重要目標,使整體社會共同受益。
什麼是禁伐?

「 禁伐 」是一種主要針對林業用地開發的限制手段。但我們為何需要「 禁伐 」?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以及減輕天災帶給我們的傷害,政府希望透過限制開發的方式,讓我們的山林資源永續、涵養水資源並提升土地韌性。
而我國禁伐的相關規定最早是從 2016 年開始實施的,並主要以《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 》、《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實施辦法 》進行規範。
國土計劃管制後的土地使用限制與補償?
在討論為何原住民能夠受領補償之前,田野先生想先和大家一起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政府限制人民土地使用時應該要給予補償嗎?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是憲法所保障人民的財產權。
尤其在未來國土計畫時施後,政府為了達成國土保育、保安的首要目標,在國土使用上將會有更嚴謹的管制,政府就必須透過補償金來補償土地所有人因無法有效使用土地所受到的損失。目前除了原住民禁伐補償之外,也包括了水資源保護補償及其他限制補償等等,屬於現行實務上常見的做法。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是什麼?

「 原保地禁伐補償 」顧名思義是針對原住民族的補償辦法。但為何原住民會需要這個補償辦法呢?這就和原住民保留地的分佈有相當大的關係,根據原委會 2023 年的統計數據,原保地中的林業用地不僅面積最大,更佔了原保地總面積的 66%。政府為了達成國土保安的目標,限制大範圍的原保地使用,同時也提出相對應的補償措施以實踐土地正義。
誰可以申請原住民禁伐補償?
由於原住民保留地只能由具備原住民身分的人所有,所以禁伐補償的申請人也必須是原住民。而禁伐補償申請人除了為該筆原保地的所有權人外,合法使用權人也可以申請禁伐補償,讓我們一起看看還有誰可以申請「 原住民禁伐補償 」吧!
•該土地所有人
•在該土地上設定農育權或耕作權得他項權利人
•於該土地訂有書面契約的承租人
•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施行前,在該土地開墾完竣並自行耕作,且在各受理機關之原住民保留地使用清冊記載有案之原住民或其繼承人
•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施行前,已經租用該土地並完成造林,且在各受理機關之原住民保留地使用清冊記載有案之原住民或其繼承人
哪些地會列入禁伐地?
申請禁伐補償的另外一個前提,便是該筆原住民保留地要被劃定在禁伐區域中,或已經受造林補助滿 20 年期間屆滿。而其中符合禁伐區域的情形則有以下幾種:
•依法編定為林業用地、國土保安用地
•依法是用林業用地管制的土地
•依法指定公告為自然保留區
•依法設置自然保護區
•依法劃定為水源特定區、特定水土保持區
•依法選定劃分為國家公園區域
•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有實施禁伐的必要
禁伐補償金額有多少?
禁伐補償的金額從《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 》實施以來,已經修正調漲了兩次:
●2016年的每公頃二萬元
●2017年的每年每公頃三萬元,
●2024年又為了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升,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最新版本中,開始將補償金額提升至每公頃六萬元。
在此同時,2025 年之後將每兩年進行一次調整,中央主管機關需要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進行調整,但如果成長率為零或是負數的時候,便不需要調整。
禁伐補償金額都是以每公頃進行計算,但如果核准的禁伐面積不足一公頃時,主管機關也會依照土地面積比例進行發放,並且計算到公頃以下四位數為止。
原住民禁伐補償限制?
能夠申請禁伐補償的原住民保留地並非位於禁伐區域即可,政府還有針對竹、木覆蓋率進行嚴格規範,畢竟沒有樹林的林地已經失去國土保安、涵養水源、水土保持的功能,自然沒有禁伐的必要。
所以土地條件上除了位於禁伐區域外,該筆土地的竹、木覆蓋率必須達七成以上,並且沒有濫墾、濫伐的情況發生。土地上如果有下列情形發生,則需要先扣除面積後再進行補償金的核算。
•有定著在土地上或地面下具有頂蓋、樑柱或牆壁之建築物
•國道、省道、市道、縣道、區道、鄉道、專用公路及其用地範圍內之各項公路有關設施
•鋪設水泥混凝土路面或瀝青混凝土路面之農路
違反禁伐規定會怎樣?
受領禁伐補償金之後,土地的使用就應該要依照禁伐補償的規定,如果違反了禁伐補償的規定,地方的執行機關是有權利將禁伐補償撤銷的,並且要求受領人按月份依比例返還當年度的禁伐補償金,而違反的情形有以下幾種,申請人務必注意!
•擅自將竹、木拔除或毀損,導致覆蓋率未達七成。但因病蟲害、天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歸責於受領人的情形所致,不在此限。
•同一地號或自其分割出來的原保地,在受領禁伐補償金後,又因限制使用或促進利用而受有其他中央機關發給獎勵金或補償。
•受領人於受領禁伐補償金後,喪失所有權或合法使用權。
•申請人喪失原住民身分。
什麼時候可以申請?如何申請禁伐補償?
禁伐補償的申請是以每年做為一期,而在每年的1月1日至4月30日民眾可以到當地的受理機關(鄉鎮區公所)或線上系統進行申請,而地方的執行機關(地方政府)會在該年度8月31日前完成土地的勘查作業並將結果通知申請人,在當年度9月30日前將禁伐補償金撥付給申請人。
申請人可以選擇臨櫃辦理及線上申請,必備的申請文件有以下五種。如果申請文件不合規定,受理機關有義務先通知申請人,並要求申請人在期限內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話將會被禁伐補助效益。
根據原委會統計,原保地禁伐補償開始實施後每年都持續有成長的趨勢,從 111 年度(2022 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受補償人數達 45,753 人,受禁伐保護的土地面積也達到 67,661.449 公頃。
對原住民族來說,原住民保留地的設置本是為了保障生計,但在土地被政府限制使用下,已經難在土地上有維持生計的使用行為,補償金制度算是直接回應了當初設置原保地的目的,讓原住民族能透過補償維持生活生計。2025 年開始,補償金提升至六萬元後,勢必也會有更多族人參與,一起維護台灣重要的山林資源。
對台灣社會來說,行政院統計《 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 》實施後的 2016 年到 2019 年間,水源涵養、二氧化碳吸存和防止土砂流失等共產生了 298 億元的經濟效益。並且對於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森林是大自然最佳的固碳減碳的方法,禁伐政策也能夠加速目標的達成!
原住民禁伐補償常見問題Q&A!
Q:農牧用地可以申請禁伐補助嗎?
只要符合資格,農牧用地是可以申請禁伐補助的。
若土地不坐落在禁伐區域中,過去參加造林獎勵第 21 年(含)以後的農牧用地也能過申請禁伐補償!
Q:禁伐補償金額?
2025年之後每年每公頃補助六萬元。土地不足一公頃時,主管機關也會依照土地面積比例進行發放,並計算到公頃以下四位數為止。
Q:禁伐補償申請時間?
禁伐補償的申請時間從每年的1月1日至4月30日止,地方執行機關會在 8 月 31 日前完成土地的勘查作業,並在 9 月 30 日前完成禁伐補償金的撥付。
Q:未成年可以申請禁伐補償嗎?
未成年人也可以申請禁伐補償。
若申請人為未成年,除了備妥相關申請文件之外,還需要由法定代理人檢附同意書或委託書一併提出申請。
以上是大部分客戶問到的問題,若有其他相關不動產及原保地的問題,歡迎隨時聯繫田野先生為您做詳細的解答。
有關田野先生的具體介紹:認識田野先生
委託田野先生,好處多多!從不動產市場開發到委託銷售,再到室內設計、係統櫃設計、與裝潢,全程一條龍服務,讓您的不動產交易更加順利!更貼心的是,田野先生會免費提供專業的室內設計圖,結合完善的銷售建議,幫助您提升物件價值,快速找到理想買家!田野先生亦擁有30多年不動產豐富經驗,提供不動產開發/銷售/協商/租賃(住宅樓、廠房、山坡地、農地、林地、建地…)、免費概算土地增值稅、不動產相關法規諮詢、設計/施工/裝潢服務、海外房地產及買主仲介服務、原住民保留地回復/過戶/繼承之服務,協助您快速賣出!亦或者您希望跟田野先生合作原住民保留地,歡迎訂閱/關注/分享田野先生的:
● YouTube頻道:@913kwqdv (田野先生)
● FB:田野自然農法不動產投資
● IG:timye58 (田野先生不動產投資)
編輯人員:陳俊誠 | 編輯日期:2025/02/11| 來搞信箱: member@mrfields.shop
Comentarios